借助MAX平臺,DSP、廣告主等需求方將能夠獲得更加精準的營銷效果,觸達更廣泛的優質目標用戶。
一方面,根據eMarketer在2016年11月發布的“中國廣告程序化購買:2016年趨勢和預測”顯示,2016年中國廣告程序化購買支出將達到110.5億美元,年增幅71.1%,占中國網絡展示廣告支出的51.0%。2016年中國廣告程序化購買支出首次超過傳統購買方式。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這也推動中國移動廣告程序化購買支出快速增長。eMarketer預計2016年中國移動展示廣告程序化購買支出將翻一番,達到89.5億美元,廣告程序化購買支出占移動展示廣告支出份額首次超過50%。
另一方面,數據孤島、流量作弊、跨屏識別、品牌安全等障礙問題仍舊困擾著程序化廣告業界的從業者,2016年也是行業問題頻發、遭遇質疑并發展艱難的一年。
網站分析在中國創辦人、陽獅媒體集團數據解決方案總經理宋星,不久前在撰文總結2016年程序化廣告市場時稱,“對于RTB和程序化廣告而言,2016年絕對是很艱難的一年。有DSP跟我聊,說2016年初還不錯,結果到了第二季度,就直線下挫。有人說,今年Ad Exchange的整體消耗,降低了5成左右。未經證實,但不是沒有能。”
“RTB的下挫,也連累了整個程序化廣告領域的蕭條。所謂2013年程序化興起,到2016年便發生回調,似乎正應證了那個著名的行業發展曲線理論。現在似乎在‘幻想破滅期’,只是似乎稍微來的快了一點。”
2017年伊始,寶潔全球 CMO Marc Pritchard 更是在佛羅里達州好萊塢舉行的 IAB(美國互動廣告局)年度領袖會議上強勢炮轟媒介供應鏈中的弊端,炮轟數字營銷造假、不透明潛規則,引發數字廣告營銷產業鏈集體反思。Marc Pritchard 指出,“為數字媒體法外開恩的時代已經結束,是時候長大了!一個復雜、不透明、低效而具欺詐性的媒體供應鏈是不可持續的。”
在小米公司MIUI商業產品負責人顧大偉看來,“小米在這樣的環境下,選擇這個時機點發布程序化廣告交易平臺MAX,至少說明經過過去這段時間的探索,愈發有自信能夠適應當下市場變化并對程序化廣告市場起到積極的作用。”
對于如何解決數據安全和效果透明度的問題?顧大偉告訴 DoMarketing-營銷智庫 記者:
“首先小米的所有流量都是基于MIUI的‘真材實料’,基于小米的技術優勢,有專署的研發力量長期專注于真假機識別,異常瀏覽量識別能力等方向的技術攻關,在反作弊方面的投入自信經得住各界檢驗。同時,小米的曝光都是可見曝光,另外,作為媒體端,小米也在積極參與促成相關政策如CMRC(China Media Rating Council)的落地實施,積極響應、推動行業透明,比如盡可能的開放數據標簽等,更多的和權威的第三方監測機構合作等。”
目前,小米程序化廣告交易平臺MAX的資源定位主要是基于MIUI系統的媒體資源。MIUI系統的自帶軟件已全部開放廣告位,包括應用商店、瀏覽器、安全中心、個性主題等手機基礎應用;也包括小米音樂、鎖屏畫報、小米視頻、新聞資訊等娛樂應用。
MAX可用流量規模已有5億左右,對廣告主來說,可以通過小米程序化廣告交易平臺MAX,以實時競價、PD、PDB等多種方式,購買到大部分小米媒體的廣告流量。平臺已支持信息流、焦點圖、視頻前貼、角標、banner、插屏、開屏等廣告形式。
在談及第三方資源拓展、聚合問題時,顧大偉表示,“當前小米程序化廣告交易平臺MAX沒有向RTB合作方下發其他合作媒體的流量。對于第三方媒體通過MAX進行售賣的訴求,我們并不排斥但相對審慎,會在確保基于小米的數據優勢,這部分流量通過MAX能夠提升面向廣告主的效果價值前提下,進行考慮和探索。”
對比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在程序化廣告市場的超前布局,作為后入局的MAX,小米6年多時間積累的超過2億的用戶是其最拿得出手的底牌。“MIUI是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系統,‘米粉’具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對互聯網相關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并且愿意為興趣買單,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
除海量用戶、MIUI系統的豐富資源外,顧大偉還特意指出,小米擁有完善而全面的數據標簽體系。DMP平臺憑借小米大數據優勢和領先的機器學習技術,可開放眾多維度的標簽屬性,如興趣、愛好等,能很好的滿足DSP客戶精準的重定向需求。
據悉,在2016年下半年,Uber就曾通過品友在小米以程序化的方式投放了上千萬預算的廣告,在滿足廣告主海量曝光需求的同時,效果方面,小米也根據廣告主的投放效果數據反饋,給廣告主建議了不同的流量投放及優化建議,很好的達到了廣告主的效果需求。
而針對電商類型的廣告主,小米依靠自有的DMP標簽體系,結合京東的投放需求,將具有電商特征的用戶流量發送給京東進行投放,無論是點擊率還是ROI都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較好的達到了京東的效果需求。
顧大偉透露,小米程序化交易平臺支持的廣告主,包括電商、生活服務、金融、教育、快消、OTA等行業。
談及2017年小米在程序化廣告交易市場布局的預期目標,顧大偉希望能夠將市場上符合小米流量特征的主流的DSP全部對接。能夠讓廣告主通過這些DSP合作伙伴高效的觸達小米流量,將廣告主和其目標受眾用戶精準連接,使廣告不再只是商業變現的工具,而是成為為用戶提供精準信息的手機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為用戶提供便利,為廣告主帶來價值。
2月28日,以“我心澎湃”為主題的小米松果芯片發布會舉行,小米正式發布首款自主芯片松果澎湃S1和搭載澎湃S1芯片的小米5C手機。在雷軍看來,芯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
其實,對于雷軍執掌的小米,一直以來,帶給媒體或業界的標簽更多是智能手機、智能硬件、粉絲社群、參與感、米粉、極客等等,很少有人認為小米是一家數字媒體公司、或是一家能為廣告主提供移動廣告營銷服務的公司,但其實經過6年多時間的積累,小米在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智能生活服務的同時,已經具備為廣告主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營銷服務的能力。
而今,程序化廣告交易平臺MAX(Mi Ad eXchange)的正式發布,意在宣告:中國程序化廣告市場,除了百度、騰訊、阿里等傳統互聯網巨頭外,又多了一個移動超級玩家: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