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興行業大概都要流行10--15年,如果這種行業有絕對的優勢,那么發展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些。汗蒸從韓國流入中國是在2005年下半年,地點是在東北地區,一種高溫排汗排毒的養生方式。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汗蒸房的種類也日益豐富,從托瑪琳汗蒸到巖盤浴汗蒸,到現今所謂的鹽浴、黃土浴、沙浴汗蒸等多種多樣,到底是換湯不換藥的概念包裝,還是確有實效的新型產品,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采訪。
與韓式汗蒸的火熱相比,近兩年一種稱之為古醫熱療的汗蒸房有越發火爆的趨勢。帶著疑問,我們走訪了某熱療房專業建造企業,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該企業古醫熱療房近兩年年度建房總面積已經超過傳統韓式汗蒸房,而且還在不斷增長,負責人同時介紹這種古醫熱療汗蒸房,是在我國中醫基礎上加以創新出的一種新型汗蒸模式,那么這種汗蒸模式是否能突破韓式汗蒸模式,成為新寵,亦或是成為曇花一現的景觀?對此,我們做了更深入的產品功能體驗對比調查。
首先,組織100位體驗者進行對比體驗,將韓式汗蒸與古醫熱療進行分批次對比,分別體驗的時間間隔為3天,蒸療時間統一定為45分鐘,溫度統一設置為40度。
對比 1:效果對比,31%的人表示做完韓式汗蒸后有感覺,而56%的人則表示古醫熱療效果更明顯。
對比2:出汗時間對比,韓式汗蒸大概出汗時間在汗蒸進行的第20分鐘左右,古醫熱療出汗時間大概在12分鐘左右。
對比3:舒適性對比,絕多數體驗者認為古醫熱療更舒適一些,因為可以躺著或者坐著,比較隨心所欲。
除以上3點外,同時做了相關問題的消費者調查,第一,服務和環境,82%的人表示對服務和環境很在意;第二,價格,58%的人群表示價格很重要,其他則表示,效果好,自身也有需求,價格無所謂;第三,安全性,所有體驗者均表示安全最重要,不想有任何危險隱患存在,例如起火或者漏電等問題。
安全問題,任何行業發展的前提,近幾年不斷看到全國各地有諸多汗蒸房起火的報道,我們希望汗蒸行業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整頓行業,建立標準,給消費者一個安全安心的健康產業。同時,通過上述對比,我們已然初步認識到韓式汗蒸與古醫熱療汗蒸給消費者帶來的不同效果,我們也將繼續深入調查,力求更加全面的了解古醫熱療這種新型汗蒸模式。呼吁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能關注汗蒸養生保健行業的更多動態,制定出相應的標準,真正實現汗蒸健康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