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條的文末,出現了一個此前從未見過的微信廣告新形式,幾分鐘后,“有車以后”創始人徐晨華將此文轉發到朋友圈后,配上了這樣一段話,“全國第一個公眾號Banner硬廣,廣告主和流量主可以互選。”
這個“全國第一個公眾號banner硬廣”,廣告主是梅賽德斯奔馳。點擊左下角有關于廣告的簡單介紹,顯示“廣告主與當前公眾號通過微信平臺達成了廣告合作”。
一個小時之后,時政類大號“占豪”同樣發布了帶有相同廣告的推文。
20號早晨,“一條”和同屬“有車以后”旗下的“一起SUV”相繼推送圖文,也都帶有相同的廣告。并且“科技每日推送”等大號也都表示收到了微信廣告的內測邀請。
據介紹,這次微信廣告推出的準確名字叫“互選廣告”,正如“有車以后”徐晨華所說,廣告主和流量主可以互相選擇。
而對于大家最關心的計費方式,“互選廣告”基本是以CPM為主,但是采用的是和KPI捆綁的形式,有上限無下限。舉例:流量主(即公眾號)放出報價,同時承諾完成多少曝光,由廣告主衡量是否愿意投放。(這也是為什么微信前陣子開始打擊刷閱讀的原因?。?/p>
那么,微信“互選廣告”的橫空出世,對于廣告主和流量主各自意味著什么呢?
對于廣告主來說:
1、互選廣告完全線上操作,且通過微信廣告平臺,官方可信,從此投放微信端的廣告不需要再盲目的到處找人,或是通過第三方平臺,冒著存在價格差的風險進行投放了。這對于廣告主來說是個好消息。
2、自媒體價格日益昂貴,有點名氣的自媒體報價都在五位數以上,對于中小預算的廣告主來說壓力日漸增加,有了互選廣告之后,廣告投放不再是單一的軟文形式,硬廣對于中長尾公眾號吸引力更大,今后可考慮頭部賬號軟文+中長尾賬號硬廣的搭配形式進行組合投放。
3、報價與KPI捆綁,有上限無下限,對于廣告主來說基本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4、廣告主可以自由選擇在哪些公眾號上投放互選廣告,相比廣點通的匹配形式更加精準,如梅賽德斯奔馳在“有車以后”上的投放,就屬于精準切入目標人群。
5、廣告投放數據可以隨時監控,效果如何第一時間得知。
對于流量主來說:
1、原本和“互選廣告”形式相似的文末廣點通,由于是微信自動匹配,無法保證出現在自己文章文末的廣告具體是誰,難免出現與自己公眾號調性不符的廣告,而互選廣告,流量主也有選擇廣告主的權利,避免了這一顧慮。
2、對于頭部自媒體賬號來說,撰寫軟文并發布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軟文發多了難免影響粉絲粘性,且《互聯網廣告辦法》施行以來,相關政策的管控更加嚴格,底部貼片硬廣的模式不失為一種新的收入來源。
3、以一個貼片硬廣3萬的均價計算,每天推送最高8條,一天最高可以增加24萬收入,一年可以新增8000多萬收入。這對于流量主來說是一個極大比例的收入。同時又不影響發布的內容,這才是最關鍵的。
對于微信公眾號互選廣告,微信廣告團隊給出了答疑:
微信公眾號互選廣告于10月20日上線,并以邀請內測方式面向廣告主和流量主開放。
什么是公眾號互選廣告?
公眾號互選廣告,是廣告主和流量主通過微信廣告平臺雙向互選、自由達成廣告合作的一種投放模式,廣告創意呈現在公眾號文章末尾,并將成為文章內容長期保留。
目前,互選廣告為廣告主提供了標準大圖卡片樣式,突出呈現廣告創意,同時展現廣告主頭像、名稱以及行動按鈕,用戶點擊廣告區域支持跳轉廣告詳情頁?;ミx廣告目前支持“品牌活動推廣”和“公眾號推廣”兩種推廣目的。
首先,受邀請的流量主,可在微信廣告平臺開通互選廣告功能,并設置接單計劃,錄入可接單日期、廣告報價等信息。同時,參與內測的廣告主,可根據推廣訴求創建廣告投放計劃,并向意向流量主發起廣告合作邀請。
收到合作邀請后,流量主可查閱訂單信息,自主選擇想要合作的廣告并確認接單。流量主在指定的投放日期發布文章時,系統將提示并在文章中自動帶入廣告,完成廣告投放。
公眾號互選廣告目前仍處于內測期,以邀請制方式向廣告主和流量主開放。通過互選廣告,我們希望能夠提供開放、自由的廣告合作能力,幫助更多廣告主和公眾號達成便捷、順暢的合作,開放共贏,共同促進行業生態發展。